先是砂石料成本漲幅高達200%,再是即使現金采購也無法買到砂石,混凝土企業老總甚至紛紛奔赴其它地區采購砂石,即便這樣,也有90%以上的混凝土企業不能按時保量完成混凝土供應任務,這就是目前南京混凝土行業的現狀,嚴重“缺糧”。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記者了解到,2017年5月26日,南京混凝土協會發布《關于近期我市建筑用砂石料嚴重緊缺的情況通報及建議》文件,文件介紹:南京江南江北僅剩兩家石料開采場,加上零星幾家大片加工點,南京市砂石料年產總量約1000萬噸,遠遠不能滿足南京建筑市場近1億噸的龐大的砂石需求量,南京市的建筑用砂石料主要依靠外采。
2017年春節后,長江中下游環境治理,各省市政府對砂石料場治理力度加大,多個地區砂石料場全面關停,從而造成整個南京市預拌混凝土行業陷入“斷糧”困境。價格更是急劇上升,僅砂石料這兩項成本從2015年的85元每方漲到現在的170元每方,漲幅高達200%。
即便如此,情況卻更加惡化,到了今年5月,已經發展到現金采購都無法買到砂石,預付幾百萬到上游的石料開采企業半個月都排不上船的情況時有發生,近期,南京混凝土行業的各企業老總為保證南京工程建設的正常進行,紛紛奔赴江西、湖南、湖北、重慶等地采購砂石,但還是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量,目前南京市90%以上混凝土企業都不能按時保量完成混凝土供應任務。
南京混凝土協會表示,如果這樣的形勢再發展下去,整個南京的建設工程將被迫停工,后果不堪設想。
南京混凝土協會還分析,根據測算,2017年3月底到4月底,僅原材料上漲就導致混凝土成本上漲55元每方,5月份由于砂石料的瘋漲又導致混凝土生產成本再增加43元每方,短短兩個月原材料漲價導致混凝土生產成本增加了每方近一百元,而且趨勢還在繼續。不僅如此,自2016年以來,由于人工、運輸限載、稅務及環保等成本的不斷增加,整個混凝土行業的發展已進入全面虧損的邊緣。
對此,南京混凝土協會建議行業內各混凝土企業要加強社會責任感,千方百計保證工程建設的混凝土供應,嚴守質量關,杜絕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現象;堅決抵制混凝土使用單位不按合同約定辦理結算、惡意拖欠貨款、不簽合同(協議)先供貨、無條件供貨和非項目所在地起訴等霸王條款和違法行為;創新思路,積極嘗試戰略合作和原材料聯合招標等方法。
同時,建議混凝土使用單位尊重市場事實,在與混凝土生產企業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合理的予以調整混凝土銷售價格并按合同約定支付貨款;在混凝土供應方面要提前做好采購預算和計劃。